经济统计
客服中心
湖北省松滋市个体私营企业协会
电话:07166245654
网址:www.szgsxh.cn
邮箱:szgsxh2020@163.com
地址:湖北省松滋市城东工业园
松滋市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
2016年,正值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、宏观形势复杂多变,全市上下主动适应新常态、积极应对新挑战、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主线,奋力振兴实体经济,全市经济呈现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。
一、综合
初步核算,2016年,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3.83亿元,按可比价格计算,比上年增长10.4%。其中,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43.76亿元,增长4.0%;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116.12亿元,增长10.7%;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83.95亿元,增长13.5%。全市生产总值构成为17.9:47.7:34.4。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1724元,比上年增长12.4%.
全市城镇新增就业8628人,安置下岗失业人员2789人。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.5%。
二、农业
农业经济稳步发展。全市实现农业增加值45.49亿元,可比增长4.2%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2.36亿元,比上年增长4.3%。其中:农业产值27.23亿元,增长4.5%;林业产值1.00亿元,增长8.3%;牧业产值32.69亿元,增长3.6%;渔业产值8.14亿元,增长4.6%。农、林、牧、渔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例分别为37.6%、1.4%、45.2%、11.2%。
主要农产品产量稳定增长。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09.12万亩,减少1.8%;粮食总产量33.55万吨,增长9.3%。其中:夏粮播种面积26.37万亩,总产4.77万吨;夏粮中小麦播种面积21.46万亩,总产3.65万吨,秋粮播种面积82.75万亩,总产28.78万吨;秋粮中早稻播种面积17.37万亩,总产5.39万吨;中稻播种面积31.79万亩,总产12.85万吨;晚稻播种面积18.59万亩,总产6.12万吨,棉花产量为0.88万吨,增长10.0%,油料产量为6.88万吨,减产3.6%,其中,油菜籽产量6.74万吨,全年蔬菜总产24.40万吨,增长6.6%;水果总产19.97万吨,增长4.3%。
畜牧业生产平稳发展。全年生猪出栏116.09万头,同比下降5.8%;年末生猪存栏70.88万头,同比下降7.7%;牛出栏0.94万头,同比下降4.1%;羊出栏12.62万只,同比下降0.7%;家禽出笼658.36万只,同比下降19.5%,禽蛋产量1.23万吨,同比下降21.2%;肉类产量10.20万吨,同比下降6.9%。
水产养殖稳定增长。全年水产养殖面积15.43万亩,同比增长0.2%;水产品产量4.06万吨,同比增长1.2%。
全市造林面积41907亩,同比增长20.7%,森林覆盖率30.32%,苗木产量1492万株,木材产量5.22万立方米。
全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36亩,新增旱涝保收面积71亩,新增机电排灌面积7235亩。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66.42万千瓦。
三、工业和建筑业
全市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03.09亿元,可比增长11.4%,其中: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可比增长12.3%。全市155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367.87亿元,增长13.6%,销售产值354.94亿元,产销率96.49%。工业用电需求保持平稳水平,全市工业用电量8.42亿千瓦时,增长28.3%。
工业利税下降。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302.95亿元,比上年增长4.0%;实现利润总额20.99亿元,比上年减少1.1%。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348.59%。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入库税金10.28亿元,比上年下降2.2%。
重点产品产量平稳增长。全年白酒产量达3321万升,下降9.9%,水泥产量253.61万吨,增长48.4%,水泥熟料180.38万吨,增长90.5%,服装4717万件,增长55.4%,磷酸一铵9.31万吨,增长6.2%,磷酸二铵68.33吨,增长2.0%,纱0.85万吨,增长2.9%,大米136.96万吨,增长11.2%,饲料20.94万吨,下降2.8%,电光源16745万只,增长85.4%。
建筑业稳步发展。全年建筑业完成增加值13.03亿元,可比增长5.2%。资质以上建筑企业31家,完成建筑业总产值41.7亿元,增长4.8%,实现利润总额1.58亿元。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73.81万平方米,增长2.1%,其中:本年新开工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34.09万平方米,招投标承包面积131.05万平方米;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25.55万平方米。
四、固定资产投资
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。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(不含农户)273.89亿元,比上年增长22.3%。其中:50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259.19亿元,比上年增长20.7%。按产业划分,第一产业投资15.06亿元,增长42.6%;第二产业投资127.07亿元,增长1.9%;第三产业投资131.76亿元,增长48.5%。50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中,民间投资完成153.90亿元,增长3.8%,占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(不含农户)的56.2%。全市农村农户完成投资4.67亿元,增长7.3%。全市施工项目342个,其中,本年新开工项目306个。
房地产去库存化有待加强。2016年,全市完成房地产投资14.70亿元,增长60.5%,商品房销售面积29.89万平方米,下降5.3%,实现商品房销售额11.42亿元,下降18.6%。
五、国内外贸易和旅游
城乡消费市场持续旺盛。2016年,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3.15亿元,同比增长12.7%。全年119家限上贸易单位实现消费品零售额42.12亿元,同比增长15.8%,高出零售总额增幅3.1个百分点。
外贸出口增势趋稳。全市出口总额16269万美元,同比增长1.7%。全年实际利用外资4000万美元,同比下降185.7%。
旅游业持续升温。2016年,全市接待旅客297万人次,同比增长35.0%,旅游综合收入达20.25亿元,同比增长35.0%。
六、交通和邮电
2016年,全市完成水路货运量192万吨、货物周转量42000万吨公里。等级公路通车里程3466公里。年末全市民用汽车拥有量达到41876辆,比上年末增长2.4%。
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49386万元,比上年增长11.0%。其中:邮政业务总量10944万元,比上年增长24.3%。全市固定电话用户7.51万户,比上年下降0.3%;移动电话年末用户52.84万户,增长8.4%;国际互联网10.13万户,比上年增长9.3%。
七、财政和金融
财政收入平稳增长。全市完成财政总收入25.39亿元,比上年增长17.1%。其中,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6.56亿元,增长29.1%。全年税收收入19.00亿元,比上年增长10.0%,其中:国税征收9.26亿元,比上年增长3.6%;地税征收9.74亿元,比上年增长17.0%。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中地方税收收入10.18亿元,比上年增长20.8%,地方税收收入占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重为61.4%。全市增值税5.06亿元,下降3.1%;营业税1.74亿元,下降21.3%;企业所得税4.76亿元,下降4.8%;个人所得税5958万元,增长23.0%。
财政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。全市财政总支出60.12亿元,比上年下降11.2%,其中,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49.75亿元,增长19.6%,一般公共服务支出4.40亿元,增长19.7%。全市财政用于民生支出36.36亿元,增长6.6%,占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73.1%,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6.12亿元,增长5.6%,医疗卫生支出7.29亿元,增长37.9%,教育支出6.93亿元,增长9.6%。
金融机构存贷款较快增长。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335.33亿元,比年初增加50.88亿元,同比增长17.9%。其中住户存款233.89亿元,比年初增加29.60亿元,同比增长14.5%,人均存款达4.36万元。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17.29亿元,比年初增加18.48亿元,同比增长18.7%,其中短期贷款20.61亿元,比年初增加6.05亿元,中长期贷款31.76亿元,比年初减少0.84亿元。
八、教育、文化、卫生和科技事业
全市小学、普通中学在校学生人数分别为32225人和24678人,招生人数分别为5252人和8995人,毕业生人数分别为5265人和8465人。全市有1所职业高中,在校学生2106人。幼儿园在园幼儿16996人。
年末全市文化系统共有机构数24个。其中艺术表演团体1个,公共图书馆1个,公共图书馆藏书量18.9万册。艺术馆、群艺馆、博物馆各1个,乡镇文化服务中心16个。
卫生事业不断进步。年末全市医疗机构381个,卫生工作人员4384人,其中卫生技术人员3343人。全市拥有各类病床3110张。
科技事业取得新进展。全年共争取国家、省科技项目无偿资金达55万元;专利申请量达237项,其中发明专利54项,实用新型专利96项,外观设计专利87项;专利授权量123项。
九、人口、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
2016年,全市公安部门统计的年末户籍人口84.05万人,其中:城镇人口21.72万人。年末全市常住人口76.86万人(指常住本市半年以上人口),其中:城镇人口38.17万人。全年出生人口8154人,出生率为10.57‰;死亡人口4635人,死亡率为6.01‰,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.56‰。
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加。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391元,增长8.4%,其中: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490元,增长9.2%,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875元,增长7.4%。
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。全市社保基金收入6.21亿元,比上年增长4.3%。全市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36.73万人,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6.09万人;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10.10万人,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5.83万人;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人数为62.93万人。年末全市有3.29万人参加失业保险,工伤保险参保人数为3.43万人。城镇社会保险覆盖率达到99.3%。
社会福利事业稳步发展。全市各种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床位数3828张;城镇便民、利民服务网点38个;全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已保人数2.00万人,其中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.62万人,保障水平不断提高。
注:1.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;
2.地区生产总值、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,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。
- 2024-12-09低息惠企助“个体”,多维发力促繁荣——松滋
- 2024-09-21万家柑橘盈街巷,共襄小乡大热闹——松滋市“
- 2024-09-19w勿忘国耻 砥砺奋进向未来——松滋市个私协会城
- 2024-09-14走街串店问冷暖 服务帮到需求上——松滋市个私
- 2024-09-07物阜民丰斯家场 人文厚重古商埠
- 2024-08-31松滋以市个私协会为首站,迅速启动第三届“个
- 2024-08-17听老城故事 品老城特色——松美滋美食城乐乡大
- 2024-08-14乐乡大集渐入佳境,取经宜都再提热度